[ 繁体中文]  
 您现在的位置:化纤信息网 >> 纺织观察·纺织资讯 >> 正文

预氧化纤维阻燃产品的开发生产

2025年06月27日09:35 【作者:朱世全】     
 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为外部投稿,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立场。CCF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及数据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

  摘要:利用德国SGL CARBON GROUP公司生产的360K预氧化纤维长丝,合理制定牵切、并条、粗纱、细纱工艺,纺制预氧化纤维的纱线,并织成了相应织物。测试了产品的力学性能、阻燃性能及保暖性能。结果表明: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,可以在传统的环锭纺纱机上纺制预氧化纤维纱,其产品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。

  关键词:预氧化纤维;阻燃纤维;纺纱;织造;工艺

  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又称预氧化纤维(PAN- OF),具有高阻燃性,极限氧指数大于45%,其耐高温性能高于一般的阻燃纤维如Kevlar、Nomex及芳矾纶等纤维,在300℃下纤维性能稳定、500℃下10min后强度保持率可达65%,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,在燃烧中纤维不融、不软化收缩,无熔滴,属准不燃产品;隔热效果好;耐酸碱腐蚀、耐化学环境、耐辐射性能好;具有适宜的纺织加工性能,织物质轻、柔软、吸水性好,可用于纯纺、混纺各种制品和工业材料。但由于该材料无卷曲、静电大、纤维光滑,因此纺纱有一定的难度,织造断头率高。本试验采用牵切直接制条的方法,选用合适工艺参数,成功地利用环锭纺纺出预氧化纤维的纱线,并织成织物。

  1 原料性能及工艺流程

  原料采用德国SGL CARBON GROUP公司生产的360K 预氧化纤维长丝。采用普通生物显微镜测得平均单丝直径;采用YG-003型电子式单纤维强力仪测得预氧化纤维平均断裂强力、平均断裂伸长率、平均拉伸强度和平均初始模量;采用 Y153型纤维摩擦因数测定仪测出摩擦因数;采用 YG-322型纤维比电阻仪测出体积比电阻和质量比电阻。测试结果为:细度1.7dtex,平均直径13 μm,密度1.39 g/cm3,平均吸湿率6.5%,断裂伸长率21.7%平均拉伸强度2.46 cN/dtex,平均初始模量16.8cN/tex,静摩擦因数0.246,体积比电阻1.95 x1010Ω·cm。预氧化纤维具有纤维较细、摩擦因数及初始模量较大、纤维没有卷曲等特点,给纺织加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。

  考虑到该材料加工的难度,特别是梳理成网的难度,采用牵切直接制条,工艺流程如下:

牵切制条(自制)→头并(FA302)→二并(FA302)→三并(FA302)→粗纱(A454E)→细纱(FA506)→并线(1381)→捻线(A631C)→络筒(1332M)→整经(SHGA215C)→穿经(G177-180)→织造(1511M-75″)

  2 工艺设置及织物性能测试

  2.1 牵切制条

  牵切机采用四区牵伸,分别是两个预牵伸区、一个主牵伸区和一个后再割区,总牵伸倍数为4.68 倍,利用牵切直接制条法,将长丝在牵切机上直接制得短纤条。采用逐根测长法,测量其中1000 根纤维长度,纤维平均长度为54.26 mm。

  2.2 并条工序

  采取“大隔距、小张力、多并合”的三道并条工艺,主要工艺参数见表1。

 表1     并条主要工艺参数

项目

并合数

/根

定量/g.(5m)-1

牵伸倍数

/倍

牵伸后区

/倍

圈条张力牵伸/倍

导条张力牵伸/倍

一并

    8

21.29

8.796

1.286

1.016

1.011

二并

    8

20.72

8.434

1.236

1.016

1.011

三并

    8

21.14

8.049

1.187

1.016

1.011

  2.3 粗纱工序

  粗纱工序采用“重加压、大隔距、小张力”的工艺,定量8.41g/10 m,捻度28.8捻/m,总牵伸倍数5.18倍,后区牵伸1.19倍。

  2.4 细纱工序

  由于纤维的平均长度较长,因此采用“重加压,滑溜牵伸”的工艺路线,中罗拉采用滑溜牵伸,细纱定重9.38g/100m,总牵伸倍数9.799倍,后区牵伸1.15 倍,捻度 35.34 捻/10cm。

  2.5 股线指标

  织物采用股线织造,在YG061型电子单纱强力仪上测得股线的各项指标为:细度93 tex x2、S捻、捻度 31 捻/10 cm、捻度CV9.36%、断裂强力1618.5 cN、强力CV6.98%、强度8.70 cN/tex、强度 CV7.07%。

  2.6 织造工序

  2.6.1 织物规格设计

  织物的性能与其结构密不可分,织物的组织结构、重量、厚度等都会影响织物的燃烧性能,如纱线的捻度高、织物的组织结构紧密就不易与周围空气充分接触,阻燃性能就好;同类组织结构单位面积重量越重,产品阻燃性能相对较好。因此,本设计中织物规格为:93x2/93x 2 138/64 163,山形斜纹,匹长30m,平方米质量421 g/m。

  2.6.2 上机工艺

  预氧化纤维纱线耐磨性能较差、强力较低,在织造过程中易磨毛纠缠,因此,要适当增加车间温湿度,上机张力不宜过大,以能开清梭口为宜。具体上机工艺为:综平度170 mm ±10 mm,标准齿轮/变换齿轮1.97,开关侧投梭时间240mm±10 mm,开关侧投梭力250mm±15mm,换梭侧投梭力260±15mm。

  2.7 织物性能测试

  在YG065 型电子织物强力测试仪测得阻燃布的力学性能见表2。

表2 织物力学性能

项  目

断裂强力

/N

断裂伸长/mm

伸 长   率

  /%

断裂功

/J

断裂时间/s

经  向

214.92

23.42

16.67

16.68

10.02

纬  向

564.49

23.34

11.77

7.00

6.87

  在LFY-606型氧指数仪上测得阻燃布极限氧指数为47.5%;利用垂直法在LLY-07A型织物阻燃仪上测得续燃时间0s,阴燃时间0s,平均损毁长度经向32mm、纬向24 mm,GB/T5463-2018规定点火时间为12s,本测试延长点火时间为24s;在YG606型平板式保暖仪上测试织物保温率为31.72%。测试结果表明:阻燃布的阻燃指标远远大于阻燃防护服(GB8997-2016)和森林防火服(LD59-2016)的相关标准,同时,预氧化纤维阻燃布还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,织物经长时间浸泡与洗涤后,阻燃性能没有变化。

  3  结论

  (1)采用牵切直接制条的方法,选用适当的工艺参数,即可在环锭纺纱机上纺制出预氧化纤维纱,其纱线性能可以满足织造要求。

  (2)预氧化纤维织物属准不燃产品,不仅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,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,阻燃性能长久,是一种有前景的新型阻燃纺织材料。

标签:预氧化纤维 阻燃纤维
[0]
[0]
相关资讯
历史资讯
 >> 关闭窗口<<